

今年暑假来到四川,对川西地区展开了一场地理户外探索(因为疫情华南师大的新蚁族两年没推线路了,只好自己报了个户外团,虽然少了专家的讲解,但自己带着对自然、对地理学知识的渴望展开探索,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嘛)。
海螺沟冰川
贡嘎山是横断山系大雪山的主峰区,介于29°20’~30°20′N和101°30’~102°15’E。贡嘎山南、北延伸,山体高大,主峰海拔为7556m,是横断山区的最高峰。围绕主峰和其主山脊两侧,分布有现代冰川74条,面积255.1km²,冰储量为 24.6672km³,冰川雪线高度在海拔4900~5100m之间,是横断山主要的,也是中国最东端的冰川作用中心。贡嘎山以山谷冰川为其主要形态类型,其面积和储量分别占该山冰川总面积和总储量的75.4%和86.4%。其中,海螺沟冰川是这里最长的一条山谷冰川,长13.1km,面积25.7km²,冰川源于主峰东坡,末端终止于海拔 2980m,也是冰舌下伸最低的冰川。[1]
海螺沟冰川是一条典型的海洋型冰川、山谷冰川
冰川分类:
一、依据冰川发育的气候条件和冰川物理性质,可将我国现代冰川分为三中类型(施雅风和谢自楚,1964)
1.海洋型(或温型)冰川
2.亚大陆型(或亚极地型)冰川
3.极大陆型(极地型)冰川
二、按冰川的形态、规模和所处的地形条件
1.山岳冰川
在国际冰川编目规范中,将山岳冰川分为悬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平顶冰川、冰帽、冰原等类型。
2.大陆冰川

从这几幅图新地球遥感影像图中,不难发现海螺沟冰川拥有一处面积较大的粒雪盆,粒雪盆中降水补给充足,冰雪崩频繁。在冰川消融区,从平衡线向下为一高达1000m以上的冰瀑布,冰舌伸人森林带终止于2900m左右(见下图)。



第一级阶梯为海拔6750-4800米的粒雪盆;
第二级阶梯为海拔4800-3700米的大冰瀑布;
第三级阶梯为海拔3720-2900米的冰舌。[2]
海螺沟冰川是我国最典型的海洋型冰川之一,最具考察价值的地方在于它是世界上靠近低纬度地带海拔最低的山岳冰川。
海螺沟冰川末端位于海拔约2900m,考察当日的气温在15℃左右。海螺沟冰川平衡线处的年平均气温为-4.4℃,6~8月平均气温为3.6℃(苏珍等,1993)远较我国大陆性冰川平衡线处(年平均气温在-9℃以下,6~8月平均气温-2~2℃)温度要高,这对冰川的发育似乎不太有利。但海螺沟冰川正好处于贡嘎山地东坡,主要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潮湿多雨,冬暖夏湿,云雾多,日照少。海拔3000m处平均年降水量1895.5mm,5~10月夏半年的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据短期梯度观测估算,冰川积累区的年降水量可达3000mm左右(苏珍等,1993),为冰川发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补给条件。[3]
丰富的冰川地貌,这里能满足你对冰川地貌所有的美好想象
01. 冰斗和刃脊
冰斗呈围椅状底平下凹的岩(冰)盆形态。冰斗一般由斗底、斗壁、斗口与斗口高起的反向基岩岩槛构成。

二号冰川为冰斗-悬冰川
02. U型谷和侧碛垄
槽谷因其形态呈大写的“U”字,故又称为U形谷。槽谷一般呈上宽下窄的平面形态特征,这是因向上冰量大,侵蚀强,向下冰量少,冰蚀弱所致。


03. 冰舌和表碛
冰碛,在冰川堆积作用过程中,所挟带和搬运的碎屑构成的堆积物,又称冰川沉积物。
冰川沉积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混杂堆积”,包含粒径细小的黏粒到体积巨大重过万吨的漂砾。




04. 冰川擦痕
冰川擦痕是指冰川搬运物在运动中相互摩擦或与冰川槽谷基岩摩擦时形成的,多保存在冰碛石表面和冰川槽谷两侧与底部的冰川摩擦痕迹。


参考文献
[1]尤联元 杨景春等. 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M]. 2017.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223-231.
[2]徐子牛.海螺沟冰川成因浅析[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89(04):16-24.
[3]苏珍,宋国平,曹真堂.贡嘎山海螺沟冰川的海洋性特征[J].冰川冻土,1996(S1):51-59.
[4]刘巧,张勇.贡嘎山海洋型冰川监测与研究:历史、现状与展望[J].山地学报,2017,35(05):717-726.
[5]赵井东,王杰,杨晓辉.中国东部(105°E以东)第四纪冰川研究回顾、进展及展望[J].冰川冻土,2019,41(01):75-92.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地理研学网】 http://www.ppxp.net
文章标题:川西地理研学考察日志——海螺沟冰川
文章链接:http://www.ppxp.net/2022/05/27/20/5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