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乡土研学,推动“双减”落地

《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学校应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以沿海城市——深圳为例,利用当地乡土资源开展研学旅行,需要教师充分分析深圳本地潜在的研学资源。海洋资源是深圳本地的特色资源,也是学生能长期接触、易于理解并接受的学习材料。

《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学校应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以沿海城市——深圳为例,利用当地乡土资源开展研学旅行,需要教师充分分析深圳本地潜在的研学资源。海洋资源是深圳本地的特色资源,也是学生能长期接触、易于理解并接受的学习材料。通过开发海洋主题的乡土研学资源,可以让沿海城市的学生了解与自己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海洋知识,对于开发当地特色教育资源、丰富中学地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大湾区景观
大湾区景观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发展中大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是我国沿海的一个重要城市,40多年来,深圳从改革开放的“探路者”发展为新时代的“示范区”,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发展到拥有近2000万人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挖掘和利用深圳独特的乡土地理资源,将其转化为当地的特色教育资源,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乡土环境,关注家乡发展变化,大力弘扬粤港澳大湾区人文精神,增强家国情怀,而且能帮助学生转变以陆看海、以陆定海的传统观念,提升学生对海洋生态环境价值的认识水平,让绿色发展理念从大陆向海洋延伸,引导学生守护和利用好这片蓝色国土。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政策给学生“减负”的同时,也对地理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双减”为契机,教师可以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参与研学实践类活动,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从而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位于深圳东部的大鹏半岛,三面环海、海岸地貌类型多样,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鹏半岛开展乡土地理研学,让学生在研学中增长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在探究中提升素养,在欣赏家乡美丽景观、了解家乡发展现状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在研学活动中,学生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眼睛观察世界,用知识武装头脑,在团队合作中共同成长。培育学生拥有发现世界的“地理眼”和行走大地的“实践力”,是“双减”赋予地理教师的使命和任务。

——选自《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年
第4期下半月

作者:邹金伟,深圳市宝安区地理兼研学旅行教研员,行走大山的地理侠,著作有《研学旅行:地理行知录》、《深圳大鹏半岛海岸地理实践》。十多年来,参与了一系列重要地理事物的考察,例如:南北穿越秦岭,川西高原雪宝顶、七藏沟、年保玉则等,撰写了大量考察文章。近年来,多次带领宝安区初中地理教师赴深圳大鹏半岛开展海岸地貌研学,发现地理之美,探索初中地理教育新途径。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地理研学网】 http://www.ppxp.net

文章标题:开展乡土研学,推动“双减”落地

文章链接:http://www.ppxp.net/2023/07/05/14/32/33/458/

(0)
上一篇 2023年5月31日 16:54
下一篇 2023年8月1日 15:36

相关推荐

  • 在研学实践中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无论从学理上看,还是从各地实践来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唯一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且以地理实践力为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地理无疑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其最佳实施方式——研学旅行的领头课程。多年来,三大地理教育类学术期刊《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和《地理教育》指导成立的“研学旅行大赛组委会”,会同一批教育类学术期刊,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全国研学旅行活动和赛事,成绩斐然,影响深远。令人高兴的是,近期上述三大地理教育类学术期刊主编联手编著的《地理研学课程设计及案例》一书,业已完稿,先睹为快,感悟良多。

    2023年8月1日
    0
  •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本文主要从课堂实践和实践考察两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科目的热情,针对怎样强化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其地理核心素养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022年6月23日
    0
  • 地理研学案例 | 行走郁江之畔,研习乡土地理

    2022年6月5日,横州中学地理组在韦国均组长的大力支持下,《河流地貌》、《旅游地理》微课题组成员王海莲、李开彩、陈金萍、曾娘珍等老师带领该校高一地理学科兴趣小组到郁江江滨公园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通过感受真切的河流地貌,品味独特的花乡文化,用脚步丈量,用“地理眼”观察思考,用镜头去记录,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地理实践力。整个活动过程开展得井然有序,有声有色,取得了圆满成功。

    2023年8月1日 研学论文
    0
  • 高中地理研学活动中隐性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

    高中阶段是学生从少年儿童过渡到青年的关键期,是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思政教育的关键期。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笔者尝试以地理研学活动为切入点进行实践探索。

    2022年6月3日
    0
  • 劳动教育纳入“五育”的战略分析——基于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内在逻辑的视角

    虽然官方已经明确“五育”并举的定位,但是劳育能否与其他“四育”并列仍然存在诸多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一些观点认为劳育应该与整个学校教育或德智体美总体相并列而非与德智体美各育相并列,这实际上混淆了“教劳结合”中的“劳”与“劳育”的内涵。无论是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还是从现实逻辑的维度,劳育均可以也应该与其他各育并举。从理论逻辑角度看,劳育是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领域之一,它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共同承载着综合育人的目标,它们虽然相关,但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目标上均不能相互取代;从历史逻辑角度看,苏联、我国苏区和解放区以及新中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无不彰显出劳育作为独立领域和目标的重要性;从现实逻辑角度看,劳动观念、情感和技能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弱化的最根本原因也在于劳育在教育方针中的缺位。

    2023年11月28日
    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