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地理研学考察日志——海螺沟冰川

川西地理研学考察日志——海螺沟冰川
川西地理研学考察日志——海螺沟冰川

今年暑假来到四川,对川西地区展开了一场地理户外探索(因为疫情华南师大的新蚁族两年没推线路了,只好自己报了个户外团,虽然少了专家的讲解,但自己带着对自然、对地理学知识的渴望展开探索,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嘛)。

海螺沟冰川

贡嘎山是横断山系大雪山的主峰区,介于29°20’~30°20′N和101°30’~102°15’E。贡嘎山南、北延伸,山体高大,主峰海拔为7556m,是横断山区的最高峰。围绕主峰和其主山脊两侧,分布有现代冰川74条,面积255.1km²,冰储量为 24.6672km³,冰川雪线高度在海拔4900~5100m之间,是横断山主要的,也是中国最东端的冰川作用中心。贡嘎山以山谷冰川为其主要形态类型,其面积和储量分别占该山冰川总面积和总储量的75.4%和86.4%。其中,海螺沟冰川是这里最长的一条山谷冰川,长13.1km,面积25.7km²,冰川源于主峰东坡,末端终止于海拔 2980m,也是冰舌下伸最低的冰川。[1]

川西地理研学考察日志——海螺沟冰川

海螺沟冰川是一条典型的海洋型冰川、山谷冰川

冰川分类:

一、依据冰川发育的气候条件和冰川物理性质,可将我国现代冰川分为三中类型(施雅风和谢自楚,1964)

1.海洋型(或温型)冰川  

2.亚大陆型(或亚极地型)冰川  

3.极大陆型(极地型)冰川

二、按冰川的形态、规模和所处的地形条件

1.山岳冰川

在国际冰川编目规范中,将山岳冰川分为悬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平顶冰川、冰帽、冰原等类型。

2.大陆冰川

川西地理研学考察日志——海螺沟冰川
海螺沟冰川长13km,面积25.7km²

从这几幅图新地球遥感影像图中,不难发现海螺沟冰川拥有一处面积较大的粒雪盆,粒雪盆中降水补给充足,冰雪崩频繁。在冰川消融区,从平衡线向下为一高达1000m以上的冰瀑布,冰舌伸人森林带终止于2900m左右(见下图)。

川西地理研学考察日志——海螺沟冰川
川西地理研学考察日志——海螺沟冰川
参观时,冰瀑布处持续处于冰雪崩中
川西地理研学考察日志——海螺沟冰川
海螺沟冰川自西向东,纵向上明显的分为三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为海拔6750-4800米的粒雪盆;
第二级阶梯为海拔4800-3700米的大冰瀑布;
第三级阶梯为海拔3720-2900米的冰舌。[2]

海螺沟冰川是我国最典型的海洋型冰川之一,最具考察价值的地方在于它是世界上靠近低纬度地带海拔最低的山岳冰川。

海螺沟冰川末端位于海拔约2900m,考察当日的气温在15℃左右。海螺沟冰川平衡线处的年平均气温为-4.4℃,6~8月平均气温为3.6℃(苏珍等,1993)远较我国大陆性冰川平衡线处(年平均气温在-9℃以下,6~8月平均气温-2~2℃)温度要高,这对冰川的发育似乎不太有利。但海螺沟冰川正好处于贡嘎山地东坡,主要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潮湿多雨,冬暖夏湿,云雾多,日照少。海拔3000m处平均年降水量1895.5mm,5~10月夏半年的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据短期梯度观测估算,冰川积累区的年降水量可达3000mm左右(苏珍等,1993),为冰川发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补给条件。[3]

丰富的冰川地貌,这里能满足你对冰川地貌所有的美好想象

01. 冰斗和刃脊

冰斗呈围椅状底平下凹的岩(冰)盆形态。冰斗一般由斗底、斗壁、斗口与斗口高起的反向基岩岩槛构成。

川西地理研学考察日志——海螺沟冰川
观当日云雾缭绕,故采用LSV三维地形影像加以说明
二号冰川为冰斗-悬冰川

02. U型谷和侧碛垄

槽谷因其形态呈大写的“U”字,故又称为U形谷。槽谷一般呈上宽下窄的平面形态特征,这是因向上冰量大,侵蚀强,向下冰量少,冰蚀弱所致。

川西地理研学考察日志——海螺沟冰川
川西地理研学考察日志——海螺沟冰川

03. 冰舌和表碛

冰碛,在冰川堆积作用过程中,所挟带和搬运的碎屑构成的堆积物,又称冰川沉积物。

冰川沉积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混杂堆积”,包含粒径细小的黏粒到体积巨大重过万吨的漂砾。

川西地理研学考察日志——海螺沟冰川
川西地理研学考察日志——海螺沟冰川
川西地理研学考察日志——海螺沟冰川
川西地理研学考察日志——海螺沟冰川
冰川末端

04. 冰川擦痕

冰川擦痕是指冰川搬运物在运动中相互摩擦或与冰川槽谷基岩摩擦时形成的,多保存在冰碛石表面和冰川槽谷两侧与底部的冰川摩擦痕迹。

川西地理研学考察日志——海螺沟冰川
川西地理研学考察日志——海螺沟冰川
云雾缭绕的贡嘎雪山

 

参考文献

[1]尤联元 杨景春等. 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M]. 2017.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223-231.

[2]徐子牛.海螺沟冰川成因浅析[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89(04):16-24.

[3]苏珍,宋国平,曹真堂.贡嘎山海螺沟冰川的海洋性特征[J].冰川冻土,1996(S1):51-59.

[4]刘巧,张勇.贡嘎山海洋型冰川监测与研究:历史、现状与展望[J].山地学报,2017,35(05):717-726.

[5]赵井东,王杰,杨晓辉.中国东部(105°E以东)第四纪冰川研究回顾、进展及展望[J].冰川冻土,2019,41(01):75-92.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地理研学网】 http://www.ppxp.net

文章标题:川西地理研学考察日志——海螺沟冰川

文章链接:http://www.ppxp.net/2022/05/27/20/59/50/1/

(0)
上一篇 2023年10月4日 19:45
下一篇 2022年5月27日 21:12

相关推荐

  • 火山与海之歌|祖国大陆最南端(雷州半岛)科考之旅

    在这里,我们将考察各种奇特的火山地貌、多样的海岸地貌,认识热带植被热带作物的特性,学会用地理的思维解释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现象。
    在这里,我们还可以在东海岸看日出、西海岸看日落,晚上在浪漫的海边散步,抚摸柔软的沙滩,聆听虫鸟的浅唱,仰望天上的星空……

    2023年4月6日 课程设计
    0
  • 以导学、行学、展学为核心的研学课程设计研究 ——基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的研学活动案例

    基于世界遗产的研学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规划基于自然遗产的研学课程时要确定研学实践课程开发的原则及步骤,统整跨学科学习资源。课程设计和实践以导学、行学、展学为核心:导学是学生发现探究目标、查询资料、选择探究主题和确定探究方法的重要阶段;行学是学生实地探究并获得及时反馈的过程;展学则是学生回顾、反思研学过程以及展示探究成果的阶段。基于世界自然遗产的研学实践课程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2023年4月4日
    0
  •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中学自然地理户外研学方案设计:以太原市东山为例

    摘要:地理户外实践的本质是体验式学习,让中学生在真实的地理环境中学会探究、思考和创新,是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为促进新课改背景下地理户外研学的落实,本文以太原市东山户外研学为例,从户外线路考察、研学内容选取、研学方案制定、户外研学实践、评价反馈和总结等方面探讨,以期得出行之有效的地理户外研学模式.

    2023年3月30日
    0
  • 心怀山海,眼有星辰 | 象山研学旅行日志

    9月即将迎来亚运会,在时代号召的背景下,宁波市研学旅行研究中心积极响应,设计研学课程,编制研学手册,深入贴切地将学科融合大思政,开发具有针对性,时代性的专题研学模块。

    2023年8月3日 课程设计
    0
  • 地理研学案例 | 君乐宝牧场-现代农业-研学活动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了更好地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石家庄一中西山学校高一级部将地理课堂延展到了室外,师生共同开启了一场研学之旅。接下来,快来跟我们一起走进这节地理课堂吧!

    2023年8月1日 课程设计
    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A WordPress Commenter
    A WordPress Commenter 2022年5月27日 20:59

    Hi, this is a comment.
    To get started with moderating, editing, and deleting comments, please visit the Comments screen in the dashboard.
    Commenter avatars come from Grava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