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导学、行学、展学为核心的研学课程设计研究 ——基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的研学活动案例

基于世界遗产的研学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规划基于自然遗产的研学课程时要确定研学实践课程开发的原则及步骤,统整跨学科学习资源。课程设计和实践以导学、行学、展学为核心:导学是学生发现探究目标、查询资料、选择探究主题和确定探究方法的重要阶段;行学是学生实地探究并获得及时反馈的过程;展学则是学生回顾、反思研学过程以及展示探究成果的阶段。基于世界自然遗产的研学实践课程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摘要:基于世界遗产的研学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规划基于自然遗产的研学课程时要确定研学实践课程开发的原则及步骤,统整跨学科学习资源。课程设计和实践以导学、行学、展学为核心:导学是学生发现探究目标、查询资料、选择探究主题和确定探究方法的重要阶段;行学是学生实地探究并获得及时反馈的过程;展学则是学生回顾、反思研学过程以及展示探究成果的阶段。基于世界自然遗产的研学实践课程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研学课程设计;导学、行学、展学;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

国家教育部、发改委等11部委于2016年11月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指出研学旅行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意义,并提出要将研学旅行课程化,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为进一步推动并保障研学旅行在中小学校的顺利进行,教育部组织研究并确定了在相关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19年度增补“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规定在2020年起执行。自此以来,研学旅行将成为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课程化的研学实践同时关注了学生全体和学生个体,开拓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印证了“生本”到“自本”的发展趋势,借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ADDIE模型(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估)与基于研学基地开展研学活动是如今较为常见的两种研学方式。

相比于传统的研学实践方式,研学基地具有专业化、整体化、综合化等多方面的优势。尽管如此,如今许多研学基地的建设却操之过急,并没有达到实践教育所应有的层次。因此,基地规划和建设除了硬件配套设施的完善外,更重要的是要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有教学目标、有特色内容、有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的课程,并通过课程激发学生的成长性思维。学生的成长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对学习的兴趣。2019年8月,有全国近200名中学师生参加的三清山研学活动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在此,以三清山的研学活动课程设计为例,谈如何设计基于世界自然遗产的研学实践课程及其应用。

一、世界自然遗产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依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为标准而选择出来的自然遗产通常具有能代表地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例证;独特、稀少且美的自然现象和地貌;突出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例证;濒危物种栖息地等特点。这些特点不但是人类的瑰宝,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可为学生提供与众不同的教学环境以及学习体验。

截止于2019年7月5日,我国一共有55项世界遗产,包括37项文化遗产,14项自然遗产,4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数量为世界之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点不仅是国家和当地的殊荣,同时也会给当地带来潜在的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但是,若要完全挖掘自然遗产的潜力,发展当地的社会教育价值与研学课程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比于人工建造的研学基地,基于世界遗产的研学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世界遗产本身便具有非常重大的研究与学习价值。这方面的研学价值不仅仅局限于中小学生的课外探究与课外研学,同时也是诸多前沿研究的重要场所。例如,三清山拥有世界上最密集多样的花岗岩山体、独有的多样的山体生态环境、地质环境以及丰厚的道家文化。截止于2019年9月,在中国知网中关于三清山的论文数量便超过了500篇,论文数量以及论文种类展现出自然遗产所具有的优良的探究属性,以及作为研学基地的潜力。学生不但可以探究自然领域内的课题,也可以体验社科类、工程类的研究。

除三清山外,类似的自然遗产还有山东泰山、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新疆天山、湖北神农架等。这些自然遗产所具有的独有的地域性特色以及自然和文化属性非常适合用于开展研学实践与科学探究,而如此全面的探究环境是人造研学基地所无法达到的,其发挥的教育效果更是无可比拟。

二、基于自然遗产的研学课程设计思路

在规划基于自然遗产的研学课程时,要立足于学生教育与学校教学,做到在结合与巩固学校教育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学习兴趣以及探究能力。此外,研学课程也应当考虑学生的成长、升学以及未来就业。因此,我们在设计三清山研学实践课程时,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有效性、发展性与安全性,有选择地挖掘与利用基地资源。为此,确定了三清山研学课程的开发原则与开发步骤。

(一)确定研学实践课程的三个开发原则

第一,研学课程的开发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学校教育延展到社会教育,从理论上升到实践,学以致用。第二,以弥补学校教育无法完成的教学目标、任务为目的,实现教育的多样性。第三,与学校课程互融互通,实现国家“德智体美劳”教育方针指引下的全人教育目标。

(二)明确研学实践课程的四个开发步骤

第一,通过与相关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结合,从而达到教育部所提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第二,找出基地与学校综合实践育人的结合点,再根据研学基地独有的环境与特征,挖掘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资源整合与系统归类,开发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的、配套学校教育的、有地方特色的研学实践课程。

第三,与当地著名学者、学校或机构联合修改课程,并将教学法、心理学融于其中,使其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课程体系。

第四,与当地宾馆、政府部门、景区管委

会联络确定落地事项,确保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安全。

(三)结合学科教学目标与要求规划研学实践课程的内容

基于以上原则与步骤,在开发三清山研学实践课程时首先挖掘三清山最为显著的特征,并将其结合至课程设计中。三清山最为明显的特征便是其地质地貌。三清山记载了十亿年的地球历史,是中国东南部一座以中生代花岗岩和元古代-古生代地层为主形成的具有丰富地质遗迹与独特地质地貌现象的自然地理区域。以此可作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1》(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部分章节最为典型的研学实践教学案例。

现将《地理1》(必修)与三清山研学实践相关的章节罗列如下: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以上所罗列的仅是三清山在自然生态方面与高中地理学科的关联,事实上三清山表现出极为丰富与十分宝贵的研学价值。据此,结合相关学科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规划以五大模块为核心的“三清山”研学课程内容:

(1)花岗岩地貌研究

(2)生物与生态环境研究

(3)道教文化研究

(4)旅游经济研究

(5)美学研究

(四)建立研学实践课程的跨学科知识学习结构

五大模块在三清山都有明显的体现,同时这五大模块分别隶属自然、地理、生物、历史、经济、社会、艺术等不同领域,为跨学科课程设计和多领域探究提供了基础。“跨学科”是研学实践无法避开的要素,但优质的“跨学科”研学资源却不能轻易获得。基于三清山在跨学科设计上得天独厚优势的同时,我们也认为我国大多数世界自然遗产基地都具有类似的优势,它们不但拥有优质的地质与生态资源,同时更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此都具有良好的研学、旅游与经济效应。在课程规划上要善于统整基础学科与基地资源,做好筛选与分类,结合育人目标,因地制宜建设有系统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研学课程(图1)。

以导学、行学、展学为核心的研学课程设计研究 ——基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的研学活动案例

图1 三清山研学课程中的跨学科学习结构图

三、基于自然遗产的研学实践课程的三个核心要素

研学课程的设计不能只包括研学的内容与方向,同时也需要确立研学的实施步骤与教学进程的妥善安排。我们通过简化ADDIE模型,提炼出以导学(Guidance)、行学(Practice)和展学(Evaluation)三者为核心的GPE研学课程模式。并借此以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的方式,设计与开展“三清山”研学。导行展(GPE)三者既独立又互补,行学是中心环节,导学是基础,展学是内化与升华,三者缺一不可(表1)。以导学、行学、展学为核心的研学课程设计研究 ——基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的研学活动案例

表1 以GPE为核心的研学模式

导学是学生发现探究目标、查询资料、选择探究主题和确定探究方法的重要阶段;行学是学生实地探究并获得及时反馈的过程;展学则是学生回顾、反思研学过程以及展示探究成果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教师的评价与指导对学生各方面的提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导—行—展”时间安排上要重视导学与展学,甚至行学时间可以少于另外二者。但也需要保证三者之间的比重合理,以使学生对探究内容做充分准备,在探究之中收获更多,在探究之后成效更好。

(一)行前准备:导学

“导学”是研学前期准备,以讲座与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行前准备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此次研学的具体情况、线路以及调查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探究型思维以及跨学科知识运用的一种途径。

导学阶段也是学生确立课题方向的好时机,是模拟真实场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环节。我们并不要求学生在行前便确定明确的课题,反而认为每个小组需要在导学期间与同小组成员讨论,合作选定出一个适合小组成员与能力的课题。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且这种合作关系需要在导学阶段便开始。随着社会分工愈加精细化,交流合作是学生进入社会所必须拥有的能力。学生之间的合作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的角色认同和鼓励学生形成有效的表达,也能倡导学生形成良性的反思与批判。教师在此仅在方法上进行点拨。

导学的第一环节是“主题性头脑风暴”,此种做法旨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审辩申论,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进而达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迁移和建构新知,同时提出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课题。“三清山”第一个主题式头脑风暴是“山岳”,全组同学围绕“山岳”展开风暴式提问与讨论:“山岳是怎么形成的?”“山岳在地形地貌格局中的地位是什么?”“为什么三清山会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等等。

我们提供的建议性的拓展主题除了“山岳”还有其它,例如:地质时期、地质年代表、地壳运动、风化等等,此外我们更鼓励学生自己提出新的“主题”。通过主题,学生需要发挥想象力,查阅资料,并进行各种形式的讨论与拓展。每个小组要选择其中一个主题或主题的一个方面来回答,可采用某种喜爱的方式完成,并要进行展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仅做指引,而非领导。

行前准备的充分程度和研学效果呈现正相关。通过充分的前期准备,此次“三清山”研学课程的选题丰富多彩,令我们赞叹。包括:山体不同高度的土壤分析、老年与养生旅游、山体不同高度植物多样性分析、山体栈道研究、三清山基础设施建设研究、三清山道教文化之发展历程研究等。参与三清山研学实践的20余个小组中没有重复的课题。我们认为,这是导学叠加于世界自然遗产基地迸发的效果。正是由于世界自然遗产所包含的复杂性、独特性与充分的导学指导,才能让不同小组的学生找到符合各自小组兴趣和能力的探究课题。

(二)研学途中:行学

研学实践中,另一大重要组成部分是研学途中的探究与现场教学,也叫“行学”。行学最为显著的特色是让学生通过某些行动,例如模拟、仿真、访谈等,有效达到“做中学、学中做”,故行学也称为行动研学。要做到这一点,行学途中的各项保障工作便成了重中之重。首先最需要保证的是学生的安全。正如我国大部分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一样,三清山具有专门的管委会进行管制。同时,除了带队教师的全程参与外,三清山还有专门的公安局、消防设施以及救护站,保障学生与游客的安全。这也是世界遗产作为研学基地的一大优势。

除了安全性,行学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参与性是研学课程设计所需要着重考量的一点。这两方面在三清山研学课程中皆有体现。三清山具有独特的花岗岩地貌、独有的生态环境、深厚的道教文化、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这些特征都可以与中学教育甚至大学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体现出研学独有的优势: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知识的运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此次“三清山”研学实践中便有几个小组通过不同的角度以单一学科或跨学科的方式对三清山的生物多样性进行探讨,包括:以航拍的模式对不同区域植被的分布情况进行探讨;通过不同地区和不同海拔的土壤成分的不同,探讨适宜生长的植物;通过海拔的不同探讨植物在三清山的分布情况等。

此外,由于行学发生于真实的环境,因此也会有许多计划之外的情况。学生进行实地探究时往往需要对行前准备中所设计的实践方法进行切合实际的改良,因而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便得到了锻炼。这对学生的实践力和领导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研学后期:展学

三清山研学课程的最后一部分是“展学”。这一部分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一系列的培训与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研学途中的所学所感,同时反思研学过程并进行成果展示。如果说“知行合一”中的“知”指的是课堂与行前准备中的所学;“行”指的是研学途中的行程与探究;那么“知行合一”的最终体现便是在研学的后期活动中的成果展示与反思。

我们基于SOLO分类理论,将展学阶段的设计分为两大部分:评估与展示会。在给予学生更好的锻炼以及提高机会的同时,我们认为展学阶段还是判断学生在研学中所展现出的理解水平的重要途径,并借此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提出由“基础”到“深层”的提升思路。

评估涵盖三个方面:参与度、观点的表达、对概念和内容的认识与理解。

相比于作业与学习的评估,展示会则更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协作能力。三清山研学实践展示会在评估方面只提出在“行前准备”、“行中记录”、“行后总结”等方面的总结而并未具体规定任何的展示方式以及要求。相反,我们认为只有让学生自行思考,才能选择出适合小组选题以及成员偏好的展示方式。虽然展示的方式没有规定,但展示的方式必须要对所展示内容的提出、发展、延伸有所帮助。

由于“三清山”研学时间的局限性,学生仅有半天时间进行成果展示前的准备。但即便如此紧迫,在成果展示时,不同探究方向的小组选择了不同的展示方式,且表现了较高的专业水平,内容也十分丰富。

四、基于世界自然遗产的研学前景与方向

基于活动之后一系列优质的展示与成果,可以认为学生在研学途中所获得的收获,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导学、行学、展学三者的有机结合。同时,“三清山”研学课程展现出了以世界自然遗产为基地的研学课程的巨大潜力。这些自然遗产不但有着无与伦比的自然特征可供学生开展自然科学探究,而且也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供学生开展人文类的探究。同时,自然遗产所独有的旅游经济条件则可以让学生在现实中运用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知识。

以世界自然遗产为基地的研学课程将会更适于有一定学生规模的团体参加。这是由于这些世界自然遗产,如三清山,包含的探究维度很广且不同学生所擅长的方向并不相同。因此,只有具有较大规模的学生团体联合组织,才能体现出世界自然遗产研学的独特优势。此次三清山研学共有近200名师生参加,分为20余组。但过多学生参加也会导致师资不足以及学生安全保障能力下降等问题。对此,带队教师、学生以及课程设计者需要着重考虑。此外,由于世界自然遗产所拥有的独特魅力,在旅游旺季,遗产地的票价可能会有所提高,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且景区观景之人也会更多,增加学生的安全风险。因此,错峰研学是个好的选择。

由于世界自然遗产所包含的研学内容丰富,且作为研学基地的潜力巨大,这就对研学课程的设计有了非常严格的要求。课程不但必须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在课程的前期准备时就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辅导和培训,并帮助学生基于自身兴趣选择探究课程。本文便展示了基于自然遗产以导学、行学、展学三个角度所提出的可复制的研学实践课程设计思路。

世界自然遗产地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够承载庞大的知识体系以及多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能够给予学生更宽广以及更具有深度的研究与学习成果(特别是与如今城市文化所不同的中国传统乡土文化),这对落实国家“德智体美劳”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叶晓燕 过泽远)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地理研学网】 http://www.ppxp.net

文章标题:以导学、行学、展学为核心的研学课程设计研究 ——基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的研学活动案例

文章链接:http://www.ppxp.net/2023/04/04/17/03/29/424/

(0)
上一篇 2023年3月31日 15:52
下一篇 2023年4月6日 17:37

相关推荐

  • 高中地理“乡土+”融合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摘要:本文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引,从价值追求、内容取舍、教学结构、学习方式等维度构建了“乡土+”融合课程的开发路径,提出了对接国家课程、加强地理实践、提升评价效能、培育精品课程的“乡土+”融合课程实施策略,让学生在做中学、悟中学,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2022年5月27日
    0
  • 川西地理研学考察日志——海螺沟冰川

    今年暑假来到四川,对川西地区展开了一场地理户外探索(因为疫情华南师大的新蚁族两年没推线路了,只好自己报了个户外团,虽然少了专家的讲解,但自己带着对自然、对地理学知识的渴望展开探索,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嘛)。 海螺沟冰川 贡嘎山是横断山系大雪山的主峰区,介于29°20’~30°20′N和101°…

    2022年5月27日 课程设计
    0
  • 劳动教育融入“大思政课”的内在意蕴与实践路径

    开展劳动教育是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生动实践,在构建“大思政课”背景下意义重大。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是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新要求,为劳动教育融入“大思政课”提供了现实指引。劳动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具有深厚的内在意蕴,劳动教育与“大思政课”共享育人格局、实现内在耦合、具有本质联系。当前,我们仍面临劳动教育教学体系亟须完善、实践领域有待拓展、保障措施不够充分、育人合力尚未形成等现实困境。因此,要通过善用劳动教育社会大课堂、搭建劳动教育大资源平台、构建劳动教育大师资体系,提升劳动教育融入“大思政课”的育人实效。

    2023年11月11日
    0
  • 走进名校风采,品味良渚古韵,“燃”在今夏!

    2023这个热情洋溢的夏天,同学们走进浙江大学,开展“浙里”学长大讲堂和小记者·浙大专题采访。纵览名校历史风云;遨游太空之旅,点亮科技梦;探秘良渚古城,解锁亚运项目;制作非遗团扇,传承非遗精神……

    2023年8月8日 课程设计
    0
  • “足不出校”培养地理实践力——借助校园资源培养地理实践力的尝试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充分的实践体验。实际教学中,受各种条件限制,学生户外考察探究的机会较少,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教师如何利用校园地理教学资源突破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研究校园地理资源,理解地理概念,提升地理实践力,最终帮助其形成地理核心素养。

    2023年12月7日
    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