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乡土研学,推动“双减”落地

《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学校应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以沿海城市——深圳为例,利用当地乡土资源开展研学旅行,需要教师充分分析深圳本地潜在的研学资源。海洋资源是深圳本地的特色资源,也是学生能长期接触、易于理解并接受的学习材料。

《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学校应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以沿海城市——深圳为例,利用当地乡土资源开展研学旅行,需要教师充分分析深圳本地潜在的研学资源。海洋资源是深圳本地的特色资源,也是学生能长期接触、易于理解并接受的学习材料。通过开发海洋主题的乡土研学资源,可以让沿海城市的学生了解与自己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海洋知识,对于开发当地特色教育资源、丰富中学地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大湾区景观
大湾区景观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发展中大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是我国沿海的一个重要城市,40多年来,深圳从改革开放的“探路者”发展为新时代的“示范区”,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发展到拥有近2000万人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挖掘和利用深圳独特的乡土地理资源,将其转化为当地的特色教育资源,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乡土环境,关注家乡发展变化,大力弘扬粤港澳大湾区人文精神,增强家国情怀,而且能帮助学生转变以陆看海、以陆定海的传统观念,提升学生对海洋生态环境价值的认识水平,让绿色发展理念从大陆向海洋延伸,引导学生守护和利用好这片蓝色国土。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政策给学生“减负”的同时,也对地理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双减”为契机,教师可以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参与研学实践类活动,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从而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位于深圳东部的大鹏半岛,三面环海、海岸地貌类型多样,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鹏半岛开展乡土地理研学,让学生在研学中增长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在探究中提升素养,在欣赏家乡美丽景观、了解家乡发展现状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在研学活动中,学生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眼睛观察世界,用知识武装头脑,在团队合作中共同成长。培育学生拥有发现世界的“地理眼”和行走大地的“实践力”,是“双减”赋予地理教师的使命和任务。

——选自《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年
第4期下半月

作者:邹金伟,深圳市宝安区地理兼研学旅行教研员,行走大山的地理侠,著作有《研学旅行:地理行知录》、《深圳大鹏半岛海岸地理实践》。十多年来,参与了一系列重要地理事物的考察,例如:南北穿越秦岭,川西高原雪宝顶、七藏沟、年保玉则等,撰写了大量考察文章。近年来,多次带领宝安区初中地理教师赴深圳大鹏半岛开展海岸地貌研学,发现地理之美,探索初中地理教育新途径。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地理研学网】 http://www.ppxp.net

文章标题:开展乡土研学,推动“双减”落地

文章链接:http://www.ppxp.net/2023/07/05/14/32/33/458/

(0)
上一篇 2023年5月31日 16:54
下一篇 2023年8月1日 15:36

相关推荐

  • “足不出校”培养地理实践力——借助校园资源培养地理实践力的尝试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充分的实践体验。实际教学中,受各种条件限制,学生户外考察探究的机会较少,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教师如何利用校园地理教学资源突破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研究校园地理资源,理解地理概念,提升地理实践力,最终帮助其形成地理核心素养。

    2023年12月7日
    0
  • 具身认知视角下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的衔接

    作者: 邓纯考/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孙芙蓉/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 李子涵/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我国新时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也是构建全面育人体系的实践切入点。早在2008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就已经提出“广泛开展与学科课程教学相衔接…

    2022年6月15日
    0
  • 开展研学旅行 实施劳动教育 ——以南菁高中“地理大发现”研学旅行课程为例

    研学旅行是近年教育深度变革催生的全新育人模式,劳动教育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关切,两者在新时代可以有机融合。南菁高中“地理大发现”研学旅行在学生主体参与研学、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研学课题深度开发等方面展开了劳动教育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可作为开展研学旅行、实施劳动教育的参考案例。

    2023年5月31日
    0
  • 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实践探索

    在教学中, 教师要坚持创 新设计各种生动的教学情境, 采取有效的教学实践策略, 为 学生创设多样丰富、全方位的实践学习时机和平台, 激励学 生将所学地理知识积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引领他们在实践 中用好地理、用活地理, 落细落实核心素养培养, 从而真正地 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实践力。

    2022年6月23日
    0
  • 探讨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途径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地理实验、地理综合实践、地理观测三个角度开展研究,提出了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策略,以期给广大同仁带来参考。

    2022年6月23日
    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