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途径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地理实验、地理综合实践、地理观测三个角度开展研究,提出了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策略,以期给广大同仁带来参考。

地理核心素养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不仅要熟记概念、地图等概念性基础知识,还要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掌握基本的地理观测和观察能力,真正体会人地协调理念。笔者认为高中地理教师要重视地理实践力培养,把地理教学转化为地理实验、地理考察,引导学生站在科学的角度分析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感悟人地关系,探索地理环境的变化,真正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本文主要是从地理实验、地理综合实践、地理观测三个角度开展研究,提出了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策略,以期给广大同仁带来参考。

一、积极转化地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地理实验
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的口头叙述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这种教学思路,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地理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地理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升地理实践力。

例如教师在教授“流水地貌”这一课时,设计利用沙盘、烧杯、自来水、隔板等模拟河流演变过程中和流失地貌的形成过程。地理教师可以针对侵蚀和堆积地貌来设计地理实验,教师利用沙盘来充当地形,利用烧杯浇水来模拟河流,学生自由结组进行实验。

学生要控制好水流的速度,调整沙盘的高度,观察沙子的流向,沙盘上游地势高,水流对地表土壤形成冲刷,水流侵蚀作用形成峡谷地形; 河流下流水流流速变缓,河沙大量沉积,形成冲积扇地形等。学生结合实验结果,自主分析长江中游曲流的成因,长江中游两岸河床坡度相对平缓,河流流速缓慢,凹岸地带河流侵蚀比较明显,凸岸地带堆积作用明显,因此形成了长江中游曲流特色。地理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地理学改变转化为实验步骤,学生在独立操作和实践中学习地理。

二、精心设计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调查和分析能力
高中地理教师要把地理实践能力培养渗透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真正把地理学习和生活衔接起来,指引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例如教师在教授“土壤的形成”这一课时,可以设计野外观察实验和土壤标本采集实验。引导学生结合土壤剖面图了解剖面分层以及相应的特点,把土壤和生物、人类活动等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土壤取样,例如在学校操场、花坛、树坑内取土,学生可以自由结组对取样土壤进行分析。

例如学生可以先对土壤类型进行判断,从气候、地势、植被等角度对土壤进行分析,对当地土壤肥沃程度进行预测。这一过程中地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当地气候、人类活动等进行分析。例如气温较低的地区,微生物分解较慢,养分会沉积在土壤表层,这样的土壤比较肥沃,适宜发展农业。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土壤剖面图进行分析,土壤层主要是分为有机层、腐殖质层、淀积层等,教师可以结合微视频分析土壤剖面图的表土层、心土层、底土层的特征,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土壤采样实验等撰写当地土壤分析报告,培养他们的地理实践力。

三、组织学生参与小组互助学习,培养学生地理观测能力
地理学属于自然学科,涉及很多专业化的地理学观测,例如降水、气温、风力等检测,这些地理观测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地理教师要合理安排学生进行地理调研和观测活动,传授学生科学的地理观测方法。例如教师在教授“农业区位选择”相关章节时,可以安排学生对当地农业发展进行调研,例如走访当地蔬菜批发市场、超市等场所,了解基本蔬菜瓜果品种,价格、产地等;借助互联网搜索当地农业经营模式。

地理教师带领学生分别从自然条件、科学技术、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前景,绿色无公害蔬菜是消费者比较认可的产品,但是价格较高,学生可以搜集相关无公害蔬菜价格,利用仪器检测对比无公害蔬菜、普通蔬菜农药残留数据等;结合当地冷库数量、生鲜运输等分析农业发展;分析当地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分析出当地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学生要把这些地理观测和分析结果整理成调研报告,为家乡农业发展建言献策。

总之,高中地理教师要把地理实践力培养列为重要任务,精心设计地理实验,帮助学生消化地理学概念;组织学生参与地理综合实践,站在地理学的视角分析和解决人地协调发展问题;传授学生地理观测和调研方法,真正指导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提升高中生的地理实践力。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地理研学网】 http://www.ppxp.net

文章标题:探讨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途径

文章链接:http://www.ppxp.net/2022/06/23/22/16/19/80/

(0)
上一篇 2022年6月15日 10:02
下一篇 2022年6月23日

相关推荐

  • 高中地理“乡土+”融合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摘要:本文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引,从价值追求、内容取舍、教学结构、学习方式等维度构建了“乡土+”融合课程的开发路径,提出了对接国家课程、加强地理实践、提升评价效能、培育精品课程的“乡土+”融合课程实施策略,让学生在做中学、悟中学,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2022年5月27日
    0
  • 以导学、行学、展学为核心的研学课程设计研究 ——基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的研学活动案例

    基于世界遗产的研学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规划基于自然遗产的研学课程时要确定研学实践课程开发的原则及步骤,统整跨学科学习资源。课程设计和实践以导学、行学、展学为核心:导学是学生发现探究目标、查询资料、选择探究主题和确定探究方法的重要阶段;行学是学生实地探究并获得及时反馈的过程;展学则是学生回顾、反思研学过程以及展示探究成果的阶段。基于世界自然遗产的研学实践课程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2023年4月4日
    0
  • 开展乡土研学,推动“双减”落地

    《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学校应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以沿海城市——深圳为例,利用当地乡土资源开展研学旅行,需要教师充分分析深圳本地潜在的研学资源。海洋资源是深圳本地的特色资源,也是学生能长期接触、易于理解并接受的学习材料。

    2023年7月5日
    0
  • 在研学实践中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无论从学理上看,还是从各地实践来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唯一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且以地理实践力为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地理无疑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其最佳实施方式——研学旅行的领头课程。多年来,三大地理教育类学术期刊《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和《地理教育》指导成立的“研学旅行大赛组委会”,会同一批教育类学术期刊,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全国研学旅行活动和赛事,成绩斐然,影响深远。令人高兴的是,近期上述三大地理教育类学术期刊主编联手编著的《地理研学课程设计及案例》一书,业已完稿,先睹为快,感悟良多。

    2023年8月1日
    0
  • “足不出校”培养地理实践力——借助校园资源培养地理实践力的尝试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充分的实践体验。实际教学中,受各种条件限制,学生户外考察探究的机会较少,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教师如何利用校园地理教学资源突破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研究校园地理资源,理解地理概念,提升地理实践力,最终帮助其形成地理核心素养。

    2023年12月7日
    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